快吃中饭了李子柒。
想来肉又不多李子柒。
若非两个小娃是“肉食动物”,可能我们几个大人,还真会少买呢李子柒。
贵啊李子柒。
饭前看了下热搜李子柒,微博榜第六名,《跟着李子柒看水稻的一生》;
微信榜第一名,人民日报,《跟着李子柒看“水稻的一生”》李子柒。
点进去,她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节约粮食,从我做起李子柒。
显然,此视频为宣传节约而做李子柒。
没毛病李子柒。
咱农民,一直都很节约的李子柒。
钱和粮又不从天上掉下来,种粮赚钱,都是累得要死,谁敢浪费,就被骂为败家子李子柒。
会被邻居用来当反面教材的李子柒。
之前很多人讲,李子柒的视频,给农村生活用上了美颜,加上了滤镜,并不真实李子柒。
是不是如此,见仁见智李子柒。
毕竟,她拍的是赚钱的视频,有赞有弹才有流量李子柒。
她也没打面旗子,说自己是现实主义作家李子柒。
以最新的这个视频而论,我们这,比起“水稻的一生”里的农村,至少有一点,是先进得多的李子柒。
那就是扮桶李子柒。
(图源网络李子柒,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视频里,她们收割的时候,拖了个四方木桶,支上一块帘子,抱着禾把,做死地在内壁上甩,把谷子打下来李子柒。
这情景,现实里我没见过李子柒。
但在德国摄影师莫里逊·赫达于80多年前,在中国拍的照片里见过李子柒。
所不同的是,以前的桶,是圆的,且小,只容一人操作李子柒。
(莫里逊摄)
我们这,我懂事,到田里帮忙的时候,大概在30年前,扮桶踏板上有一木杠,连接轴承,不断踩压,就可带动滚筒脱粒李子柒。
后来,开始在桶沿支个铁架,装上电动机,滚筒也改造了一下,加了凹槽,用皮带连接电机李子柒。
不过电机得布线,又危险,很快被动力更大更安全的柴油机取代李子柒。
现在,因为田园化改造,很多田变得方正,用上了收割机李子柒。
但她这视频,解开了一个疑惑李子柒。
以前觉得李子柒,明明是滚筒在转,为何称为扮桶呢?
现在知道,原来这是历史名词,以前,就是甩,就是扮的李子柒。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视频里那样扮,效率很慢,但谷毛子少,比较干净李子柒。
要知道,滚筒打出来的,谷、叶、杆混在一起,回家得把这些扒掉,还得筛,也很费力李子柒。
常常是白天把谷子挑回来,扒开晒一晒,晚上选毛子,搞到八九点李子柒。
然,总体而言,扮需在田里更多时间,双抢时节,站在太阳下,就是煎熬啊李子柒。
一句话,不管是视频里,还是现实里,种田总是累的李子柒。
昨天还在微信群里看到美国收棉花李子柒,全是大型机械,摘花、卷筒、包装,全在车上……
(图源网络李子柒,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0后们小时候就为四化而努力,长大些才知道,现代化是个动态过程,标准是不断变的李子柒。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