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尚未到来,已有不少作品陆续上场超越。比如,昨日开播的央视一套开年大戏《超越》。这一次,《超越》把镜头对准了短道速滑。
这部剧以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为历史背景,讲述“北冰南展”浪潮中,轮滑少女陈冕决定以短道速滑为自己的事业目标,从一个非专业选手一步步过关斩将,最终进入国家队,代表国家出征冬奥赛场、实现梦想超越。
超越,你就看到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初看这部剧,就感到戏剧张力持续不减超越。开篇就是你追我赶的“高能”场面,主要人物还未落定,冰上竞技的紧张感就拉满了。这边的节奏刚刚舒缓,那厢的比赛又举枪开拔。下绊子、抄近路、落后与绝杀,简直不要太酣畅。
《超越》的味道是丰富的超越。它有竞技剧的“燃”,也有行业剧的“真”。它写短道速滑人筚路蓝缕的艰苦历程,也写当代年轻人追求梦想的青春励志。有充沛的信念,也有无尽的热血。它把失败写成了常态,又将坚持贯穿了始终。
电视剧《超越》是广电总局“我们的新时代”主题作品创作展播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总局主动出题、组织创作、重点指导的又一次实践超越。《超越》由张晓波执导,李嘉任总编剧,李庚希、胡军、沙溢、涂松岩等领衔主演。
三代短道速滑人之真实写照
两条平行时空线,三代短道速滑人超越。
相比起以往的竞技剧,《超越》展现了独特的艺术特色超越。它对准了1989年与2015年两条时空线,以一种跨时空的交叉叙事,描摹过去30年三代短道速滑人的命运轨迹,不同时空运动员的成长和坎坷形成了鲜明对比。
马丽饰演的吴庆红,是我国最早的一批短道速滑运动员超越。相比起摘金夺银的晚辈,她们的成绩或许并不优异,终其一生可能也没有参加世界大赛的机会。
超越,你就看到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但没有开拓者艰苦卓绝的努力,就不会有后来者冲向世界的喜悦超越。
1989年,改革开放的大浪已然涌起,“下海潮”即将到来超越。在这样的环境下,比起当短道速滑运动员,去卖电子表似乎更有前途。毕竟,后者牛奶管够。
物质条件不丰富,就得在精神关怀上加把劲超越。吴庆红把所有的队员,全当成自己孩子看待。为了招到郑凯新,她挺着大肚子就去了郑家。三言两句,就把郑母说服了。郑凯新能加入黑龙江省队,得益于老母亲的大力襄助。
黑龙江冬天的早晨,冷得吓人超越。零下二十五度的室外温度,喘口气都是白霜。青年郑凯新(刘奕铁 饰)、青年陈敬业(高至霆 饰)、青年江宏(朱嘉琦 饰),就在这般艰苦的环境中训练。好在,队员们争气得很,箪食豆羹也乐在其中。
超越,你就看到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郑凯新是典型的天赋派,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连过弯都横冲直撞,但就凭借着一套野路子,能和吴庆红的爱徒陈敬业滑得有来有回超越。不过,天赋不能当饭吃,对运动员来说,“伤仲永”太过常见。日复一日的训练才是取胜关键。
他们是铸就基石的先行者超越。在这代人身上,我国短道速滑运动逐渐开花结果。先是女队,再是男队,世锦赛、冬奥会,从艰难取胜到大包大揽。退役后,他们又开始从事教练工作。从少年到中年,始终为滑冰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5年这条线,则更加轻快灵动超越。作为“冰二代”,陈冕(李庚希)对滑冰颇有兴趣。轮滑比赛拿了奖金,她第一件事就是买双冰刀。不可谓不热爱。
超越,你就看到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但在父亲陈敬业(胡军 饰)看来,女儿天赋一般,很难出成绩超越。与其最终泪洒赛场,还不如好好考个大学,省得像自己般落得一身伤病,备受折磨。
然而,陈冕自然不会就此放弃超越。背着家人参加短道速滑省队选拔赛,足见其无畏勇气。被拒绝后“死皮赖脸”,低声下气,又足见其坚毅姿态。
从预告片看,陈冕前途坦荡超越。先在省队练,练好再去国家队练,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她不是披荆斩棘的天才,却有颗永不放弃的心。烧窑的火燃上几轮,炼碳的柴添上几次,“梅花香”也就从苦寒来了。
体育真实与戏剧真实之契合
看《超越》时,总有一种“混入其中”的错觉超越。或许你不是运动员,或许你对短道速滑知之甚少,但却有感同身受的真实。几集看下来,不懂的也懂了。
《超越》的真实感,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超越。首先,是比赛内容的真实。
所谓竞技剧,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竞技内核驱动故事发展超越。竞技剧要拍得好看,比赛场景自然要放在首位。可以说,《超越》在专业性上下足了功夫。
这部剧开篇,就是两场截然不同却各有味道的竞技戏超越。一场发生在1989年的黑龙江。这是一场没有明说的测试。目的很简单,选出适合滑冰的好苗子。
超越,你就看到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在东北,滑冰不算稀奇事超越。老少爷们都会打“刺溜滑”,但要去参加比赛,就得找到合适的人选。有意思的是,主创没有循规蹈矩地安排一场选拔赛,而是以一种街头乱斗的形式,在“咋咋呼呼”和“瞅你咋地”的气氛中选出了契合者。
一场,是发生在2015年济南的轮滑赛超越。济南冬天的雪,貌似只存在于老舍的笔下,想在室外街头滑冰,多少有些困难。幸好,轮滑在街头就能滑。
超越,你就看到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如果说,青年郑凯新用的是不见师门的“野球拳”;那么,陈冕耍的就是堂堂正正的“太祖长拳”超越。虽说餐馆当赞助商有点滑稽,但比赛的激烈度在线。
其次,是体育知识的真实超越。短道速滑是我国冬奥会夺金热门,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在各项赛事不断摘金。2010年,中国女队更是包揽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项目全部金牌。但对普通观众来说,这仍是个冷门项目。运动员的贡献与大众的认知不成正比。《超越》则勉力为观众进行了科普工作。
比如,轮滑与滑冰的区别超越。在常人看来,有了轮滑基础,再去学滑冰定然更简单。事实却恰恰相反。虽然都是打“刺溜滑”,但前者是全民向、表演性质的运动,而后者是位列冬奥会的专业运动。正因如此,郑凯新(沙溢 饰)才不看好陈冕的转型。有着多年轮滑基础的她,姿态已成定势,改变困难重重。
超越,你就看到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除具体的情节展现之外,每一集片尾还针对正片内容加入了相关采访超越。
或是对我国冰上项目显赫成绩的记录,或是对时代洪流中不屈不挠者的描摹,又或是昔日艰难困境与今时蓬勃发展的鲜明对比超越。受访者有运动员,有陪练员,也有教练员。在他们的讲述和眼泪之中,观众的心被狠狠地击中了。
最后,是现实残酷的真实超越。
竞技运动,是真正的“一将功成万骨枯”超越。从青训到成名,从入门到夺冠,能真正走上奥运会赛场的短道速滑运动员,万中无一。伤病、天赋、意外,不知哪天就会到来。《超越》没有避讳失败,非常写实地展现了运动员的不易。
如果把没有取得冠军视为失败的话,从某种程度上说,黑龙江队的郑凯新、陈敬业、江宏(张国强 饰),其实都可以算作“失败者”超越。郑凯新的确走到了世界赛场,却憾失冠军。陈敬业受限于天赋,种种努力、不甘过后也认清了现实。
超越,你就看到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乍一看,好似有点匪夷所思超越。《超越》怎么为一群“失败者”作传?这恰恰是这部剧的诚恳之处。如此安排,窥见了主创的表达: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
人们都喜欢冠军,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冠军超越。大家都讨厌失败,可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是成功之母。生活不是爽剧,“奇迹总在风雨后”终究是少数派。
冠军和成功之外,有太多与之一路同行的奋斗者、伤病者、徘徊者、失败者超越。在他们身上,同样展现了运动员的真实人生。就像足球世界,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去参加世界杯。但对足球弱国的运动员来说,有时候尽全力就够了。
关乎“超越”的三种回答
最后,我还想聊聊关于剧名《超越》的理解超越。
没看剧前,我对这个名字略有不解超越。为何把一部讲滑冰的剧称之为《超越》?相对而言,这个名称似乎过于宽泛。看过剧后,我倒成了坚实的“超越派”。
何为“超越”?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超越。
第一,是运动员在赛场上对对手的超越超越。第二,是运动员破除万难对自己的超越。第三,是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超越。前两层含义,不难理解。没有运动员不想夺冠,没有运动员不想打破纪录,先超越他人,再超越自己。
超越,你就看到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至于第三层含义,则需要将之放在如今的时代环境中来解读超越。
客观地说,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和长久以来承担的凝聚民族精神的重任,已随着我国体育成绩的稳定发展而逐渐松绑超越。当今时代,单一项目能否夺金变得没有那么重要,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超越”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的区别是什么?通过官方文件,我们能找到答案超越。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指出,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彼时,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超越,你就看到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简要地说,就是前者要成绩,后者要健康超越。没有强健的体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而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本质上就是一次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试水。
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超越。次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对群众性冰雪运动的推广颇为看重。《超越》对短道速滑运动的展现,必将引起全民对冰上运动的热议和兴趣。
其实,“超越”又何止运动超越。剧中,三代运动员用30年时间,实现了短道速滑运动的超越。剧外,数代中国人也在用勤勉奋斗、自强不息努力超越。
这股“超越”的精气神,是体育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精气神,是文化自信和大国自信的精气神,也是新时期中国各行各业的精气神超越。且看《超越》继续超越吧。
【文/马二】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