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再造神曲。
3月中旬,全网掀起了一阵《惊雷》花式翻唱热潮。在抖音视频的强势推进下,《惊雷》更是取得了超50亿播放。
但炽热归炽热,《惊雷》惹起的争议连连,首先是被杨坤怼“不是歌”、“难听”、“俗气”,近日又被曝出剽窃......
不断以来,关于“喊麦”这一内容方式的争论从未停息,这种节拍性强、情感宣泄词语众多的扮演方式,近年来随同着直播短视频平台的崛起而闯入人们的视野。
而今,借这场争论而闯入更多人视野的《惊雷》,也让“喊麦终究算不算音乐”的问题再度成为了话题中心点。腾讯音乐率先表态,表示不再承受MC喊麦类音乐人入驻认领申请,以及不再经过MC喊麦类作品的发布恳求。
而惹起更多讨论的是,为什么《惊雷》会火?
《惊雷》风云
4月10日,杨坤在抖音直播过程中,受观众请求,希望能听他来一首最近爆红的网络神曲《惊雷》时,杨坤愤恨地回绝了他们的请求。
话音一落,很快在全网惹起了普遍的关注,话题#杨坤diss惊雷#也疾速冲上了抖音和微博热搜榜的榜一。
4月11日,MC六道以原唱者的身份发布视频回应,称“汝非鱼,安知鱼之乐”,每个人审美不同,图个开心就好,更直言《惊雷》如今比杨坤的任何一首歌都火。
随后又在12日发布微博,关于杨坤批判《惊雷》事情停止梳理、汇总。
杨坤也在抖音发布短视频再度回应,表示本人“咖啡呢,我也爱喝,大蒜呢,我也爱吃,但是《惊雷》就算了”,并呼吁不要糜费公共资源,将于4月17日晚八点半在抖音直播,“好好聊一下如今的网络音乐”。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月14日,《惊雷》又被曝剽窃。音乐人成学迅在视频中表示,本人和别人共同创作的一首《姑娘跟我走DJ》被MC六道完整抄袭。
把《姑娘跟我走DJ》的前半局部依照1.5倍的速度播放,再和《惊雷》停止比照后能够发现,两首歌简直一样。目前,歌曲《姑娘跟我走DJ》评论区曾经被“抖音来的”“支持维权”等评论占领。
此外还有人爆料称,《惊雷》的歌词也是也是剽窃了小说《天王主播》,在该小说第五百五十一章的开头,就同《惊雷》的歌词一模一样。
对此,MC六道于15日出来回应称,对在直播中对成学迅出言不逊的行为表示抱歉,并展现了《惊雷》一曲详细的音轨。
他还表示,的确有运用过《姑娘跟我走DJ》的demo,但并没有上传,会对仅标有原唱的《惊雷》保管,下架其他非本人创作的版本。
这一解释没有得到《姑娘跟我走DJ》原作者成学迅的认可,他也再度回应称,此事情曾经进入了司法程序。
而针对歌词剽窃,他也喊话称《惊雷》是创作于2013年,该小说是在2017年发表的,希望小说作者能够出声阐明真相。
自此,整个事情暂时告一段落。
不断以来,关于“喊麦是不是音乐”的质疑声从未中止。而此次杨坤同MC六道的“惊雷之争”也再次将喊麦带到了群众的面前。
那么《惊雷》到底算不算一首歌呢?
不少音乐人看来,这无法算得上一首歌,不只杨坤评价它是“要歌没歌,要旋律没旋律,要节拍没节拍,要律动没律动”,以至许多观众也都表示“这玩意又土又俗,也能叫音乐?”“惊雷到底是怎样火的?”“真的有人听吗?”
固然争议不时,但《惊雷》的确是有人“听”。
据抖音数据显现,截止至4月17日下午17时,#惊雷的话题播放量曾经高达55.5亿次;在收录《惊雷》的音乐平台排行榜中,该歌曲也登上了4月15日的飙升榜第三名,飙升率到达36%。
2016年,随同着众多语音聊天室和直播方式的呈现,活泼于三四线城市和乡村迪厅夜店的喊麦也逐步走入了用户的视野中。
歌词中夹揉着“江湖”、“君王”、“疆场”、“千秋等看似意味十足的字眼,再带上节拍性强、具有新颖感的特性,得到了一批用户的关注。
当各大直播平台都将目的瞄准秀场直播的剧烈竞争形势下,喊麦以其另类的方式在直播平台占领了一定的位置。
大量的喊麦主播相继入住直播平台,走入公众视野,经过原创或翻唱的方式开端大范围传播喊麦作品,并具有了数量宏大的粉丝群,其中就包括了MC天佑等知名主播。
2018年,随同着天佑被封杀,喊麦又再次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往常,《惊雷》的火爆再度将喊麦推向了风口浪尖。但主流音乐市场,也因而掀起了“喊麦终究是不是音乐”的讨论。
腾讯音乐率先表态,2018年发布声明,表示不再承受MC喊麦类音乐人入驻认领申请,以及不再经过MC喊麦类作品的发布恳求。
“这里并无不尊重喊麦受众的意义,只是作为文化的消费者,音乐人的肩上是承当着一些义务的。李宗盛说过,‘各位的审美决议我们这个时期音乐的相貌’。” 在回应完“大蒜和咖啡”的行动后,杨坤也在微博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有教室里正襟危坐的课程教诲,亦有生活中文娱放松点滴的潜移默化。 往常,群众对“喊麦”群起而攻之,看似仅是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不同爱好,但究其中心,更多的在于对“喊麦”这种文娱方式所传送出来的文化以及肉体内核,对整个用户群体和社会形成的潜移默化的改动。 由于短视频短平快的特性,容易停止范围化传播,再加上歌曲能够被二次改编,经过短视频这类办法简单、速度快的传播渠道,也就更容易打造爆款神曲。 而像《一人饮酒醉》、《惊雷》等江湖气息、侠客风光词语的喊麦歌曲看似正气十足,固然在短期内容易取得极高的热度,但却难以带来更为持久的影响,热度也很快就会消散。 更以至在内容之下,更多的是空泛的表述,充满着是许多粗糙低俗、含有情色字眼博眼球,影响恶劣的喊麦作品,毫不具备传播意义。 其中,微博大V留几手的喊麦表示图,近日曾经在全网猖獗传播。 而今,随同着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审丑文化的降生为百无聊赖的人们,在各类线上文娱平台构建了一个个消磨时间的狂欢现场。 随着用户不时增长,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愈加丰厚和多元化,许多以土味、恶搞、无厘头号噱头的平安内容也层出不穷,诸如郭教师、药水哥、giao哥等以“丑”为趣、为美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用户审美观念的改动乃至推翻,让网络“审丑”风潮愈演愈烈,扮丑也成为草根知名的一种捷径,可谓为了知名无所不用。 但随着这些风口和热度消散,这场因嘲讽、自我消解而起的狂欢生命周期能否可以持久,往常看来的确很难。 “代表往常这个时期的或许是意大利阳台上的鸣奏,或许是北大学生用鲁迅的文章做出的rap,以至也能够是日本偶像女团冲破偶像边境的《缄默的大多数》。但绝不应该是《惊雷》。”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