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货一套书收入千万!这个微信大号如何转型成读书视频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出版商务周报 ,作者特别敬业的商务君入局短视频和直播仅一年,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1.6亿,点赞数578万,视频号矩阵用户量70万。这是“十点读书”从微信公众号时代到视频时代的“变道超车”成绩,其中有哪些经验也适用于出版机构呢?


今年10月,“十点读书”副总裁廖仕健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新榜联合举办的2021出版行业新媒体发展论坛上的主旨发言中,提到了微信大号转型的秘诀,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大众对“十点读书”的印象多是一个拥有三千万用户关注的国民阅读大号。其实,我们做的不仅有公众号,也做App,在厦门、武汉和长沙也开了四家书店,从一个自媒体转变成了一个线上向线下的文化生活平台。而短视频和直播则是我们今年在重点布局的核心点。


虽然我们入局短视频和直播仅一年,但成效颇丰。我们现在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是1.6亿,点赞数是578万,视频号矩阵的用户量是70万用户的规模。通过公众号、直播,我们在一些图书销售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比如《藏在地图里的国家地理套装》创造了1043万收入,“鲁迅文集”创造了917万收入,《打开故宫》和《肇建紫禁城》创造了832万收入等。




01 跳转赛道,应对领域新挑战


我们今年考虑做短视频和直播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新媒体一直在疾速变化。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就是图文红利的消失,以前10万+的阅读量在新媒体经常提到,这几年很少有人提10万+了。


第二个是短视频和直播的流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看短视频直播。


第三个是微信公众号的改版,改版前后对新媒体最大的冲击就是媒体的画像在减弱,公众号文章推荐的从文件夹的方式,转变成了信息流的方式,推送的时间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于是,这个时候我们在守好公众号基本盘的同时,开始了对视频号的积极探索。


从图文媒体转到短视频和直播的赛道,我们做了四点的努力。


第一个是我们尝试找主播,包括我们“十点读书”的创始人、员工和我们找到的外部合作伙伴,通过赛马,我们想赛出头部账号。


第二个是公号的流量导入视频号,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让用户关注我们的视频号。


第三个是内容涨粉,通过爆款视频来完成涨粉。


第四个是我们也尝试做直播带货。


结果是,首先,大主播的培养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我们不是做MCN出身的,而是做内容出身,打造IP不是我们擅长的,突然间让我们包装人,好像很吃力。


第二个,用公众号给视频号导粉效果特别慢,以前我们用大号导小号,三个月就导出一个百万的公众号。而现在我们做了一年导流加内容,增长是70万用户,效率并没有之前高。


第三个,我们虽然做出了观看量1.6亿的爆款视频,涨粉却不超过1千。而且这种爆款短视频的产出并不稳定,不是我们想产出多少就能产出的。所以我们当时思考一个问题,一家创业公司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是应该花这么多的精力在短视频的研究上,还是在直播上。


再有,虽然我们很快启动了尝试带货,但是大量的用户对于全程直播带货并不买账,在评论区说“‘十点读书’你变了”。


那么,电商直播的逻辑并不适合我们,适合我们做内容的直播逻辑又是什么样的呢?


对于一家时间、资源都是有限的创业公司来说,在有限的资源下面,到底应该把资源放在哪呢?经过深思熟虑,后来我们选择了直播的赛道。


短视频的逻辑和直播玩法其实有很大差别,而且从想象空间上,我们更看好尤其是在微信私域生态的直播。作为一个社交工具,微信直播本身的社交属性就很强。于是我们全力地研究,发现它跟其他平台的直播又不一样,在微信生态里面,直播的入口是非常多元化的。


首先,在微信的底部有一个“发现-直播”的入口。这是一个社交入口、公域广场,在这里有发现更大的社交可能性。但是这个入口不是我们的优势,因为我们并不擅长做主播,那么我们的主战场在哪里呢?


02 从写专栏到做节目


当微信把公众号和直播打通的时候,业界称之为混合域的直播。


从这个入口进来看直播的用户有点不一样。大家现在在微信生态里面看直播,主要是通过公众号的入口进来的。通过这里进来的用户不是为社交目的而来,而是读严肃内容来的。当他看到有一个熟悉的公众号在界面顶部闪烁时,他点进来时对直播的期待是内容,而这个内容又不是传统的,从图文的媒介转向全媒体的媒介,这个时候内容的形态和创作的方式就要发生变化了。我们把这个入口的直播叫做节目。


从图文的栏目到全媒体节目有几个特点,我们以前把做公众号叫做写专栏,是一个个栏目,现在在里面做直播的时候,更多参考的则是节目的逻辑,这个节目的逻辑有几个特点:


第一是,越来越讲究质感化。比如,“十点读书”的主编跟《非暴力沟通》的中国译者在做的直播,并不会是典型的秀场类型或者是聊天的类型,而是非常像电视的栏目。


第二是,直播策划的SOP(标准操作程序)化。以前创作更多依靠一个人过去的经验和手法,现在开始提到一个词叫做脚本,因为节目是综合性的,涉及到各种调度,比如主持人、嘉宾的配合,讲究在每个节点输出什么内容。所以SOP的重要性显现出来了


第三是,每个直播都不是嘉宾单场的输出,而是双人的搭档。有一个专门的主持人的角色,主播慢慢变成主持人。主持人会形成这档节目的价值观。


总结一下,我们将这种趋势定义为从栏目到节目的升级。那么,以前电视节目的爆款逻辑可不可以用在直播呢?我们在视频号里面做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做节目,主播对应的就是主持人,主编对应的是制片人,收视率是指观看的人数和在线人数,用户的刷刷刷的动作是在换台。再有,比如之前我们专门做的一个中午到晚上的大型直播,我们也为此列了一个节目单,这也很像以前在报纸上看到节目单。并且我们也不是简单地用一个手机拍摄,而是有像专业的节目一样在制作,有花字、很好的打光与布景。


以我们的主编“十点读书”雅君的账号为例。我们给她的直播设置了一个节目叫“十点雅谈”。因为不再是直接带货的逻辑,而是节目的逻辑,所以商业化也是围绕节目来设计的。雅君和杨澜老师曾经合作做了一期直播,推荐杨澜老师的新书《大女生》。节目中,一个小时转化了差不多7千册。这里不仅是单纯的销售性的推荐书,而是以栏目价值观为主导的。


03 从社交目的到节日属性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架设专业的设备,搞专业严谨的直播。好在直播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大家经常在社群里,或者是在朋友圈里,也会看到的一个很重要的直播入口。从这个入口进来,会发现做的直播属于是大家常见的用手机开播。


在这里,我们对于直播的定义又发生变化了,对于从社群入口进来的用户,我们称之为从社交到节日。节日是有仪式感的,同理,我们会有专门的一类直播是针对私域用户、会员用户的。首先,他们有专属的特定圈层的身份感,有专门的特定的动作。对于他们,直播就像组织盛大聚会一样。


直播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人进入直播间不知道主播、直播间是做什么的,与其做有这么多人不了解的直播,不如我们专门服务特定用户,所以我们将私域的直播定义为私域用户的节日。而在这个层面我们把用户做了一个分层。比如说打榜人数对应的一定是最重度的私域用户,在线人数对应的是混合用户,观看人次对应的是公域用户。我们关注的实时在线人数,意味着有多少人把直播看完。而这个设计不是基于节目的设计,是基于用户的需求场景。比如我每天两播,早上6:30到7:30播一次,晚上10:00到10:30播一次。选择早上播,是因为我们的私域用户有早起的需求。选择晚上播,是因为晚上会带着大家做一个复盘。我们的直播是基于用户的生活方式,希冀融入到你的生活当中,改善你的生活体验。这个时候用户就有极强看你的直播的黏性了。


那么,怎么样培养用户持续地看你的直播呢?比如我做了一系列围绕私域用户的直播,每天6:30的朝夕直播,周二20:00的工作坊和周六20:00的领读之夜。数据显示,这些直播的平均用户的停留时长接近20分钟。如果我们针对私域直播提高在线的持续观看效率,后续导入私域的转化率就高,上千元的课程能达到20%的转化率。


总之,我们对视频号的理解就是,在公域里面,直播重新定义了社交场景,叫做新社交。混合域内容场景重新定义了内容叫做新媒体,直播等于是你的节目。社群场景重新定义了直播,叫做新私域,直播等于私域用户的节日。掌握了从图文到节目化的转化思维,我们相信读书号也可以在视频直播领域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


来源:本文由作者在2021出版行业新媒体发展论坛上的主旨发言整理而来,综合自出版商务周报

上一篇:什么是知乎带货?知乎带货前景如何?
下一篇:嘉南传慕南枝分集剧情介绍第1-40全集,嘉南传在哪个平台播出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